|
次韻六四叔蘭詩 / 作者:劉子翚 |
疏疏綠發覆清潯,漠漠微香起夕陰。
無復風流追九畹,空余煙雨暗深林。
誰分秀色來幽室,獨寫遺聲入素琴。
還似高人遠塵俗,爭輝玉樹亦何心。
|
|
次韻六四叔蘭詩解釋: 《次韻六四叔蘭詩》是宋代劉子翚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疏綠發覆清潯,
稀疏的綠色草木覆蓋著清澈的溪水,
漠漠微香起夕陰。
微弱的芳香在夜幕中彌漫開來。
無復風流追九畹,
再也沒有風流人物去追逐那九條田畦,
空余煙雨暗深林。
只余下煙雨籠罩著幽深的林木。
誰分秀色來幽室,
誰能分享美麗的景色來到幽深的居室,
獨寫遺聲入素琴。
只有孤獨地寫下遺憾之聲彈奏著素雅的琴音。
還似高人遠塵俗,
仿佛是高人遠離塵俗一般,
爭輝玉樹亦何心。
紛爭的繁華宛如玉樹般的輝煌,但又有何心思?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幽靜的意境描繪了一幅山水秀麗的景象。詩人以疏疏綠發覆清潯、漠漠微香起夕陰等形象的描寫,表達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然而,接下來的兩句“無復風流追九畹,空余煙雨暗深林”則暗示了人世間風流事物的消逝和世事的變幻,使得這幅山水畫卷顯得更加寂寥和空靈。
接著,詩人通過“誰分秀色來幽室,獨寫遺聲入素琴”的表達,表明了自己的孤獨和遺憾之情。在清幽的居室中,詩人獨自欣賞秀麗的景色,彈奏著素雅的琴音,但卻沒有人能夠分享這一美好,只能將內心的遺憾寫入琴音之中。
最后兩句“還似高人遠塵俗,爭輝玉樹亦何心”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繁華世界的超脫態度。詩人將自己比作遠離塵俗的高人,對于繁華的追逐和紛爭并不感興趣,即使是像玉樹一樣輝煌的事物,也不再引起他的關注。
整首詩以清新寧靜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對世俗之事的超脫,體現了一種清雅高遠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