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處士墳山禮亭 / 作者:劉子翚 |
風馬云車悵莫尋,祠亭空鎖古原陰。
豆觴三獻禮經事,霜露四時人子心。
世盡浮云同渺渺,名高拱木共森森。
平生積善身徒老,賴有家兒敵萬金。
|
|
劉處士墳山禮亭解釋: 《劉處士墳山禮亭》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歲月和人生價值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家庭的珍視和對傳統禮儀的尊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劉處士的墳墓和祭祀亭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詩中首句“風馬云車悵莫尋”,描繪了風馳電掣的時光和充滿變幻的世界,詩人感慨時光如梭,人們輾轉匆忙,徒勞地尋找著永恒的存在。
接下來的兩句“祠亭空鎖古原陰,豆觴三獻禮經事”,表達了詩人對祭祀亭的思念和對傳統禮儀的尊重。祠亭荒廢,空鎖寂寥,但這些古老的儀式和禮節仍然被人們珍視和傳承。
最后兩句“霜露四時人子心,世盡浮云同渺渺”,從自然界的變化中抒發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霜露四時象征著歲月的流轉,而人子心則指的是人類的心靈和價值。整個世界都像浮云般虛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也顯得渺渺不定。
最后兩句“名高拱木共森森,平生積善身徒老,賴有家兒敵萬金”,強調了個人的品德和家庭的重要性。名聲雖然高聳如松柏,但在詩人看來,平日里的善行和家庭的關愛才是真正的財富和幸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價值的思考。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家庭為依托,表達了對傳統禮儀的尊重和對個人品德的追求,同時也反思了世俗的虛妄和人生的短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