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六四叔卜居 / 作者:劉子翚 |
便合誅茅隱舊陂,亂來吾里獨熙熙。
年豐禾黍侵山上,地僻極松傍澗欹。
涉世有求俱甕算,歸田得計莫狐疑。
竹林杖屨從茲始,二阮風流儻可追。
|
|
勸六四叔卜居解釋: 《勸六四叔卜居》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詩意深邃,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便合誅茅隱舊陂,
亂來吾里獨熙熙。
年豐禾黍侵山上,
地僻極松傍澗欹。
涉世有求俱甕算,
歸田得計莫狐疑。
竹林杖屨從茲始,
二阮風流儻可追。
詩詞的中文譯文:
正好拆除茅草,隱居在舊的陂塘,
時局混亂,我住的地方卻安寧愉悅。
豐收的莊稼侵占了山腳,
偏僻的土地林立著高聳的松樹,靠著溪流傾斜。
走過世間,人們都追求各自的目標,
歸田務農,得到的計劃不要猶豫疑慮。
我從這竹林中的拄杖和踏履開始,
追求著二阮的風流和才情。
詩意和賞析:
《勸六四叔卜居》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推崇。詩人表達了對喧囂紛擾世事的厭倦,希望能夠遠離塵囂,選擇隱居于偏僻寧靜的地方。詩中通過描繪豐收的莊稼、高聳的松樹和清澈的溪流,展現了隱居之地的宜人環境和恬靜氛圍。
詩人提到了“涉世有求俱甕算”,表達了人們在世間歷練中都有各自的心愿和追求,而歸田隱居則是實現這些心愿的最佳選擇。他強調了在歸隱之后,應該堅定地按照既定計劃去努力,不要猶豫不決。
最后兩句“竹林杖屨從茲始,二阮風流儻可追”則表達了詩人對古代文人墨客風流才情的向往。詩人以竹林為背景,將自己置身于古代文人的氛圍之中,追溯二阮(指古代文人阮籍和阮嗣宗)的優雅風范和才華橫溢,表達了對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隱居為主題,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和對隱居生活的贊美,展現了詩人追求寧靜、遠離世俗紛擾的心境,同時展示了對古代文人的向往和推崇,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