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霽夜 / 作者:孔平仲 |
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
|
|
霽夜解釋: 《霽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孔平仲。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寂歷簾櫳深夜明,
睡回清夢戍墻鈴。
狂風送雨已何處?
淡月籠云猶未醒。
早有秋聲隨墮葉,
獨將涼意伴流螢。
明朝準擬南軒望,
洗出廬山萬丈青。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霽夜景象的詩詞。在深夜的安靜中,簾櫳間透出明亮的光芒。睡夢中的人被戍墻上的鈴聲驚醒。狂風和雨已經吹到了哪里去了呢?淡淡的月光被云彩遮擋,還未完全清醒。早已經有秋天的聲音隨著落葉而來,孤獨地陪伴著涼意的只有飛舞的螢火蟲。在明天早晨,我準備站在南軒上眺望,洗滌出廬山的青色,高聳入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境展現了霽夜的美景。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安靜而祥和的夜晚。詩中的簾櫳、鈴聲、風雨、月光、云彩、螢火蟲等形象描繪生動,給人以強烈的感觸。詩人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色和聲音,表達出自然界的美妙和變幻,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感受和情感。詩詞的結尾,詩人表達了自己明天早晨準備站在南軒上眺望的意愿,意味著他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而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己對自然美的熱愛和追求,也表達了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好,也可以從中獲得一種對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