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 / 作者:崔與之 |
熒熒碧眼照人寒,一別重逢歲又殘。
老去但求閑處樂,君來尚作向時看,誰將伏豸夸顱骨,我有盟鷗吒肺肝。
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
|
|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解釋: 《張進武善風鑒謂予豸骨日他早晚入臺求詩贈之》是宋代崔與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熒熒碧眼照人寒,
一別重逢歲又殘。
老去但求閑處樂,
君來尚作向時看。
誰將伏豸夸顱骨,
我有盟鷗吒肺肝。
坎止流行隨所遇,
何須覓夢到邯鄲。
譯文:
明亮的碧眼映照著人的寒冷,
一別重逢時光已逝殘。
年老之后只希望過上寧靜的生活,
你的到來讓我仍然懷念過去的時光。
有誰會夸耀伏豸的頭骨,
而我則擁有盟鷗一樣灑脫的心肺。
遇到的人和事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
為何還要追逐夢想到遙遠的邯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兩位相識已久的朋友再次相遇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歲月荏苒的感慨以及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熒熒碧眼”和“寒冷”一詞,描繪了人老景衰的形象,通過描寫人物的目光和情感,傳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深切感受。
詩人表示年老之后只希望過上寧靜的生活,尋求內心的快樂。而當友人再度來訪時,詩人依然懷念過去的時光,仍然保持對友情的珍視和敬重。
詩詞的后半部分,詩人談到了豸骨和盟鷗,這兩個意象都代表了不同的態度和價值觀。伏豸是古代傳說中一種珍貴的獸骨,富有象征意義,可能代表著人們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而詩人則以盟鷗來自比,表達了自己灑脫、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
最后兩句“坎止流行隨所遇,何須覓夢到邯鄲”,表達了詩人對于追逐名利的懷疑和反思。他認為人生的經歷和遭遇都是無法預測和掌控的,追逐夢想和名利并不一定能夠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幸福。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光陰易逝、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寧靜生活、內心自由的向往。同時,詩人也提出了對功名利祿的懷疑,呼喚人們真正思考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