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夜啼 / 作者:蔣元龍 |
小桃落盡殘紅。
夜來風。
又是一番春事、不從容。
翠屏掩。
芳信斷。
轉(zhuǎn)愁濃。
可惜日長閑暇、小簾櫳。
|
|
烏夜啼解釋: 《烏夜啼》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蔣元龍。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桃花落盡了殘紅。
夜晚來臨,風吹拂。
春天的景色再次展現(xiàn),但我內(nèi)心卻不平靜。
翠色的屏風遮擋住了窗口。
芳香的消息斷絕了。
憂愁變得更加濃烈。
可惜白天太長,我有太多的閑暇,
只能在小簾櫳前度過。
詩意:
《烏夜啼》描述了一個春夜的情景,以及詩人內(nèi)心的無奈和憂愁。春天是萬物復(fù)蘇、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小桃花凋零后,夜晚的風吹來,帶來了春天的氣息。然而,詩人卻無法真正從容地欣賞這美景,他內(nèi)心的憂愁和無奈讓他無法感受到春天的喜悅。翠色的屏風和斷絕的芳香象征著他與外界隔絕,無法與春天相連。詩人感嘆白天過得太長,有太多的閑暇時間,但卻只能孤獨地度過。
賞析:
《烏夜啼》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夜的景色和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春天的美景和詩人內(nèi)心的憂愁形成強烈的對比,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矛盾心理。翠色的屏風和斷絕的芳香象征了詩人與外界的隔閡,表達了他的孤獨和無法融入的感覺。詩人以“可惜日長閑暇”來表達他對無法真正享受春天的遺憾,這句詩表現(xiàn)了生活的空虛和內(nèi)心的寂寞。
整首詩詞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春夜的感受和內(nèi)心的矛盾,通過對春天景色和個人情感的對比,展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考。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生活意義和內(nèi)心世界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