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一首 / 作者:何澹 |
茂洪囏險扶傾廈,安石從容抗怒蛙。
習俗風流猶未改,短轅絲竹璧微瑕。
|
|
詩一首解釋: 詩一首
茂洪囏險扶傾廈,
安石從容抗怒蛙。
習俗風流猶未改,
短轅絲竹璧微瑕。
中文譯文:
寫一首詩
茂盛的洪流沖擊著險峻的傾覆的廈,
安石從容地對抗著憤怒的青蛙。
習俗的風流依然未改變,
短轅的絲竹珍寶上微微有瑕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何澹創作的作品。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社會風尚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洪水滔滔,沖擊著險峻的傾覆的廈(廈指大廈、宅邸),意味著社會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景象。茂盛的洪流象征著社會的變遷和動蕩,而傾覆的廈則代表著社會的秩序和穩定面臨崩潰的危險。
詩的第二句以安石(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為象征,描述了他從容地對抗著憤怒的青蛙。這里的青蛙可以理解為代表反對者或者困難,而安石的從容則表現了他在逆境中的堅定和冷靜。
第三句表達了習俗的風流依然未改變的意思。習俗指的是社會的傳統習俗和道德風尚,風流則表示其中的娛樂和享樂之風。詩人通過這句表達了對社會風俗的反思,暗示盡管時光流轉,但人們對于娛樂和享樂的追逐依然不變。
最后一句以短轅、絲竹璧(音比)為象征,表達了珍寶上微瑕疵的意思。短轅指的是車轅的短處,絲竹璧則可以理解為音樂藝術或者文化傳統。詩人通過這句詩意味深長的描述,暗示了即使是珍貴的文化傳統、藝術和價值觀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存在微小的瑕疵。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通過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描繪,折射出了詩人對于社會變遷和人生困境的思考。詩中的象征意義豐富,給人以啟示和思考。它表達了對社會秩序的擔憂、對傳統文化的思念和對人生的疑問,以及對個人在逆境中堅守和從容面對的崇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