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成 / 作者:石延年 |
力振前文覺道孤,恥同流輩論榮枯。
動非仁義何如靜,得見機關不似無。
孔孟也宜輕管晏,臯夔未必失唐虞。
侯王重問吾何有,且自低心混世儒。
|
|
偶成解釋: 《偶成》是宋代詩人石延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力振前文覺道孤,
恥同流輩論榮枯。
動非仁義何如靜,
得見機關不似無。
孔孟也宜輕管晏,
臯夔未必失唐虞。
侯王重問吾何有,
且自低心混世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石延年在時代變遷和社會壓力下的個人感慨和思考。他感到自己在追求道義的道路上非常孤獨,對于與時俱進的潮流和功利主義的追求感到羞恥。他認為在動蕩的社會中,追求仁義的行動不如保持內心的寧靜重要,只有保持冷靜觀察才能看清世事的真相。他提到了孔子和孟子,暗示他們的思想應該被輕描淡寫,而非常重視的晏子卻未必能夠比得上唐虞時代的賢人。他對于貴族侯王們的追問,只能以低調和自謙的心態自居,成為一個混跡于世俗的儒者。
賞析:
《偶成》這首詩詞反映了石延年對當時社會價值觀的質疑和對傳統儒家思想的思考。他以詩詞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獨立于時代潮流的態度,對功利主義和世俗榮辱的追求表示不屑。他強調內心的寧靜和冷靜觀察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洞悉世事的本質。他通過提到孔子、孟子和晏子等人物,對當時的價值觀進行了反思和比較,暗示著對于傳統思想的懷疑和重新評價。整首詩詞以自謙和低調的語氣結尾,表達了石延年作為一個儒者在世俗中混跡的心態。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處境和價值觀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獨立思考和自省的精神,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抒情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