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下笛(次韻) / 作者:曾允元 |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一溪春色。
閑尋舊跡。
認溪頭、浣紗磧。
柔條折盡成輕別,向空外、瑤簪一擲。
算無情更苦,鶯巢暗葉,啼破幽寂。
凝立。
闌干側。
記露飲東園,聯鑣西陌。
容鎖鬢減,相逢應自難識。
東風吹得愁似海,謾點染,空階自碧。
獨歸晚,解說心中事,月下短笛。
|
|
月下笛(次韻)解釋: 《月下笛(次韻)》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
一溪春色。閑尋舊跡。
認溪頭、浣紗磧。
柔條折盡成輕別,
向空外、瑤簪一擲。
算無情更苦,
鶯巢暗葉,啼破幽寂。
凝立。闌干側。
記露飲東園,聯鑣西陌。
容鎖鬢減,相逢應自難識。
東風吹得愁似海,
謾點染,空階自碧。
獨歸晚,解說心中事,
月下短笛。
中文譯文:
又老楊花,浮萍點點,
一條小溪上的春色。我閑步尋找著古跡,
尋找著那山泉的發源處,浣紗磧。
柔嫩的柳條折盡成為輕輕的離別,
向天空外,瑤簪被我一擲而去。
可算情意深,更是苦澀,
鶯巢藏在暗暗的葉間,它在啼叫,打破了幽寂。
凝立。雜亂的吧臺側。
我記得露水曾暢飲東園,一起馳騁在西陌。
容顏謝頂,相逢之時卻很難以辨認。
東風吹得心情愁緒起伏不定,
徒然點染,空階自然變得碧透。
獨自歸家在晚上,我解說著心中的事情,
輕音悠揚地吹奏著月下的短笛。
詩意和賞析: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與對失去的懷念之情。詩中的古跡、山泉、溪水、柳條等形象,都是傳遞著歲月的風華與流失。又老楊花、浮萍點點,春色中的一溪水流,勾起了詩人的回憶,他在尋找著過往的痕跡。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柔嫩的柳條已折盡成為輕別,瑤簪也隨著一擲而去,散去了往昔的情意。然而,鶯巢在暗葉中啼叫,打破了幽寂,給這瞬間的離別注入了某種情感。詩人對逝去的容顏及時光的流轉,感到無情且苦澀。東風吹動心緒,空階自然變得碧透,借景寫情,表達了對流逝時光的愁緒。最后,詩人獨自回家,吹奏著月下的短笛,將內心的事情與月夜相互解說。整首詩以景物描寫道出了對歲月流逝的感傷之情,通過外部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內心深處的長久之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