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臥讀書 / 作者:鄒浩 |
山為屏障草為裀,黃犢群中早奮身。
骨立詩書亦何有,不如參取坐忘人。
|
|
病臥讀書解釋: 《病臥讀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鄒浩。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身患重病時的境遇,以及他對于讀書和修身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為屏障草為裀,
黃犢群中早奮身。
骨立詩書亦何有,
不如參取坐忘人。
詩意:
詩的第一句表達了作者病臥時的環境,用山作為屏障,草作為被褥,強調了作者的孤寂和無奈。第二句描繪了黃犢(小牛)在群中早早地掙扎、奮斗,與作者的病痛形成鮮明對比。第三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詩書的態度,認為光有豐富的知識并不足夠,單純的學問不能與修身齊行。最后一句提倡參考“坐忘人”的修身之道,意味著要超越物質欲望和功利心態,追求心靈的寧靜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病榻上的思考和領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描繪,與作者病痛的對比,突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沖突和矛盾。作者認為單純的詩書知識并不能解決人生的困境,而是要參考“坐忘人”的境界,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越。這種思想體現了宋代士人儒家思想中的某種禪意,強調修身養性、超脫塵世的價值觀。整首詩給人以深思,啟發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