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 / 作者:鄒浩 |
千巖萬壑久青天,一缽新從淮上旋。
昨日浮云今止水,誰知庵內更無邊。
|
|
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解釋: 《參寥示簡元規詩用其韻寄之》是宋代鄒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巖萬壑久青天,
一缽新從淮上旋。
昨日浮云今止水,
誰知庵內更無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景色壯麗的山水場景。詩人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人生的無邊界和永恒性。通過描繪山巖壑谷的壯麗景色和天空的青藍色,詩人傳達了大自然的壯美與永恒。他通過深思熟慮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無限之美,以及人們在尋求永恒和超越塵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迷茫。
賞析:
詩的第一句“千巖萬壑久青天”描繪了壯麗的山巖景觀和蔚藍的天空。巖石和山谷的數量之多顯示了壯麗景色的廣袤和無垠,而青天則象征著永恒和無限。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宏偉和壯麗的感覺。
接著,詩人用“一缽新從淮上旋”來形容浮云。這里,浮云的形狀像是一碗,在淮河上飄動旋轉。這種視覺上的變化暗示了世事變幻的無常性,浮云的出現和消散象征著人世間的瞬息萬變。
第三句“昨日浮云今止水”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化。昨天的浮云如今停在水面上,顯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靜止。這種轉變提醒人們珍惜當下,因為過去已成過去,未來還未到來。
最后一句“誰知庵內更無邊”暗示了人們在追求超越塵世和追尋永恒之時的困惑。庵內指的是寺廟或禪室,它被認為是超脫塵世的地方。然而,詩人暗示庵內也同樣沒有邊界,意味著追求永恒和超越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永恒和無限的渴望以及人生的無限可能性。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并在追求超越時保持清醒和謙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