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庭霜(墨梅) / 作者:周純 |
脂澤休施,鉛華不御,自然林下真風。
欲窺馀韻,何處問仙蹤。
路壓橫橋夜雪,看暗淡、殘月朦朧。
無言處,丹青莫擬,誰寄染毫工。
遙通。
塵外信,寒生墨暈,依約形容。
似疏疏斜影,蘸水搖空。
收入云窗霧箔,春不老、芳意無窮。
梨花雨,飄零盡也,難入夢魂中。
|
|
滿庭霜(墨梅)解釋: 詩詞:《滿庭霜(墨梅)》
作者:周純(宋代)
脂澤休施,鉛華不御,
自然林下真風。
欲窺馀韻,何處問仙蹤。
路壓橫橋夜雪,
看暗淡、殘月朦朧。
無言處,丹青莫擬,
誰寄染毫工。
遙通。塵外信,
寒生墨暈,依約形容。
似疏疏斜影,蘸水搖空。
收入云窗霧箔,
春不老、芳意無窮。
梨花雨,飄零盡也,
難入夢魂中。
中文譯文:
滿庭上鋪滿了霜雪,
脂粉的光澤不再施用,
鉛華的華麗未曾接納,
只有自然的風在林下吹拂。
想一窺余韻,卻不知何處尋找仙人的蹤跡。
路上積壓的橋上的夜雪,
看起來暗淡,殘月朦朧。
在無言的地方,無人能夠以丹青描繪,
誰會寄托染色的毫工呢?
遠方的書信傳遞著塵外的消息,
寒冷孕育出墨水的暈染,按約定的形容。
它們看起來像稀稀疏疏的斜影,蘸水搖曳于空中。
被收入云窗霧箔之中,
春天不會老去,芳意無窮。
梨花雨,飄零盡了,
卻難以進入夢魂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滿庭上的霜雪為背景,表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境界和自然之美。詩人放棄了脂粉和鉛華的修飾,追求自然之風的真實感受。他希望窺探詩詞的余韻,卻不知道去哪里尋找仙人的蹤跡,這暗示了詩詞的內在之美無法被完全理解和表達。
詩中描述了路上積壓的橋上的夜雪,以及暗淡的殘月,給人一種朦朧而寧靜的感覺。在無言的地方,丹青無法描繪出這種美景,寄托染色的毫工也無法表達其中的含義。這強調了言語和藝術的局限性,只有心靈的默契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美妙。
詩人通過描繪遠方的書信傳遞的消息,描述了寒冷孕育出墨水的暈染,這是按照約定的方式來形容這種景象。墨暈的形成使得景物看起來稀稀疏疏,像斜影般飄散在水中。這種形容方式既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又突出了墨暈的美感。
最后,詩人將這些景物收入云窗霧箔之中,表達了春天的永恒和芳香的無窮。梨花雨雖然飄零盡了,但卻無法進入夢魂之中,暗示了這種美景無法被完全捕捉和留存于心靈之中。
整首詩詞以素雅的語言和淡泊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對藝術表達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藝術形象,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言語和形式的美感,引導讀者思考人與自然、藝術與靈魂的關系。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美和藝術的追求,以及對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