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梅) / 作者:吳淵 |
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憑玉欄。
正地連邊塞,角聲三弄,人思鄉國,愁緒千般。
草草村墟,疏疏籬落,猶記花間曾卓庵。
茶甌罷,問幾回吟繞,冷淡相看。
堪憐。
影落溪南。
又月午無人更漏三。
雖虛林幽壑,數枝偏瘦,已存鼎鼐,一點微酸。
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斷是平生不肯寒。
林逋在,倩詩人此去,為語湖山。
|
|
沁園春(梅)解釋: 《沁園春(梅)》是宋代吳淵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十月江南,一番春信,怕憑玉欄。
正地連邊塞,角聲三弄,人思鄉國,愁緒千般。
草草村墟,疏疏籬落,猶記花間曾卓庵。
茶甌罷,問幾回吟繞,冷淡相看。
堪憐。影落溪南。又月午無人更漏三。
雖虛林幽壑,數枝偏瘦,已存鼎鼐,一點微酸。
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斷是平生不肯寒。
林逋在,倩詩人此去,為語湖山。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十月的景象,以及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以江南十月的春景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江南的十月,春意盎然,但作者身處異鄉,只能寄情于玉欄,遠望故鄉的邊塞。角聲的三弄,喚起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愁緒紛至沓來。
詩中描繪了鄉村的景象,形容草草的村墟和稀疏的籬落,但作者仍然記得其中曾經有一座雅致的庵堂。茶甌罷,作者問自己幾次吟詠過這座庵堂,但得到的只是冷淡的回應和相視。這表達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無奈。
詩詞中描繪了溪南的景色,暗示了影影綽綽的月色和無人的午時,更漏敲響三下。林中雖然空曠幽深,但少數的樹枝依然苗條,體現了生命的頑強。已存的鼎鼐(指古代的鼎和盂),微酸的味道,暗示著作者心中的憂傷和苦澀。
詩詞最后以松竹交盟和雪霜心事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松和竹都是堅韌不拔的象征,而雪霜則代表寒冷和艱難。作者表示自己平生不愿受到寒冷的折磨。最后,作者借用了林逋(北宋文學家)在世時的名字,并希望有詩人能夠代他表達對湖山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江南春景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的表達,表現了作者在異鄉的孤獨和無奈。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刻畫出江南十月的景象,同時在情感上給予讀者共鳴,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寒冷的厭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