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相思令 / 作者:吳淑姬 |
煙霏霏。
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
睡眼開。
疏影橫斜安在哉。
從教塞管催。
|
|
長相思令解釋:
長相思令·煙霏霏注釋①霏霏:紛飛貌。
②管:樂器。長相思令·煙霏霏賞析二青若
關于這首詞的來歷,是有一個故事的。
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其《夷堅志》和王世貞的《艷異編。卷三十》,還有馮夢龍的《情史》一書中,對此都有記載。
吳淑姬本出身在窮苦人家,卻遭不幸被當地一惡少長期霸占。后來別人還誣陷并告發她有偷情的行為,因而被捕入獄。當時審理此案的郡僚,知道她是冤枉的,更對她的才華也早有所耳聞。于是命令獄卒打開她身上的枷鎖,對她說:“久慕你的文采非凡,我也是憐香惜玉的人。如果你今天能即興作一首自詠的好詞,我就會把你的冤情轉告太守。這樣一來,興許能替你開脫罪名,還你清白之身。否則,你會很危險的。”
吳淑姬說道:“這個沒問題,請大人出題吧。”時正值冬末春初之際,積雪未消,寒梅怒放,郡僚便讓她以此情景為題,作一首《長相思令》。
不一會,她就作出了這一首有名的《長相思令》。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霏霏,形容大雪紛飛紛亂的樣子。惡劣的天氣下,無情的雨雪正摧殘著不幸的梅花。可她所向往的春天,會在何處回來呢?這一句話的潛臺詞,其實就是在問:在這不公的世道里,我蒙受了不幸的冤屈。不知那位解救我的大人,如今又在何處?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各位,請睜開眼吧,小心看吧,暗香疏影的梅花依然在那里傲放。盡管傳來悠悠的羌笛聲想要將它催落,可是,它會毫無所懼的。
郡僚聽后深受感動,他不僅收藏了這首詞,而且第二天就告知了太守。君子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女子從此也重獲了自由。
這首詞的弦外之音,是不言而喻的。霜雪欺凌下的梅花,有著傲霜斗雪的精神,有著無比高潔的靈魂。而這株梅花,比喻的就是作者自己。吳淑姬借物自詠,筆法運用得細膩婉轉,使之讀來寓意深刻,真切感人。惠淇源在其《婉約詞》書中收錄了這首詞,并注解為:迎春小詞,以景襯情,寄喻頗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煙雨霏霏,雪堆梅枝。不禁想到“春從何處回”!
南宋人黃昇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收錄其詞作三首,并寫有:“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陽春白雪》詞五卷,佳處不減李易安。”其中“黠慧”二字,頗值得玩味。
也許,這首詞就是一個最好的印證。長相思令·煙霏霏賞析
要解通此詞,須抓住兩點,一是“自詠”,——她此時的處境是被判了徒刑,正待執行;二是“道此景”,——眼前之“景”是“冬末雪消,春日且至”。且看女詞人是如何通過結合“自詠”而“道此景”的。
開頭的“煙霏霏”乃云霧迷蒙之意。“煙霏霏”是云霧迷蒙,為“雪霏霏”前奏。《詩·小雅·采微》:“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霏霏,紛飛的樣子。明明已經是“雪消”了,卻偏要說雪“霏霏”,已是一奇。
下句還要加重渲染:“雪向梅花枝上堆”!眼前公庭院子里,當還有幾株梅樹,但說它枝上“堆”著雪,顯然是借喻之法。詞人這樣當著知州衙門諸僚之面,“制造”出這樣一幅雪壓梅枝的現“景”來,自然有她的原因,為的就是引出下句“春從何處回”,就是說眼前還沒有“春回大地”;結合“自詠”,是喻指她在此案中蒙冤受屈,未曾審理明白,便判了徒刑有如被雪壓著梅枝,抬不起頭來。“春從何處回!”用反詰的語氣,加重感嘆呼號的分量。詠“春日且至”而寫出這樣的句子,在座諸公是品詞的行家,既然出了這“自詠”的題目,當然懂得她這弦外之音。
下片“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緊承上片,通過描寫梅花,“道此景”而結合自己的觀感。這里的“醉”和“睡”,不是實指生活中的醉酒和睡眠,而是說自己被一場官司打擊得暈頭轉向,真是“終日昏昏醉夢間”(唐李涉《題鶴林寺僧舍》句)。到此際睜開了“醉眼”、“睡眼”,要找尋那“疏影橫斜”的梅景卻已是“如今安在哉?”沒有了,過去了。
這句與“春從何處回”是意同而筆不同的一種寫法,是說好景不屬于她:要么沒有來,要么來了又去了,而她總是處在“醉夢中,從未領略到”。這一句借用了林和靖詠梅詩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不只使詞語增加了文采,也使失卻美好事物的意思得到了形象的體現。結句“從教塞管催”。“從教”,任使也。“塞管”,羌笛也。劉禹錫《楊柳枝》:“塞北梅花羌笛吹。”因古笛曲有《梅花落》詞人想象其聲可以感物,遂認為笛怨驚梅,而使之落。如戎昱《聞笛》詩:“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張先《醉落魄》詞:“橫管孤吹,……聲入霜林,簌簌驚梅落。”此詞也承此意,說“疏影橫斜”的一樹梅花,任憑羌笛聲把它“催”落了,補出“安在哉”的緣故。詞至此結束了,完成了“道此景”而“自詠”的任務。絕妙之筆,婉約之情,構成了一首篇幅雖短而很有包蘊的小詞。
于是“諸客賞嘆,為之盡歡。明日以告王公,言其冤,亟使釋放”,詞的手稿居然還由“治此獄”者收藏起來。女主人公先是被俗人玩弄,然后又被雅人玩弄。說是“佳話”也可以,但它畢竟是封建社會婦女生活的一幕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