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劉翰 |
去時滿地花陰月。
歸來落盡梧桐葉。
簾外小梅殘。
綠窗幽夢寒。
明朝提玉勒。
又作江南客。
芳草遍長亭。
東風吹恨生。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宋代劉翰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離別和歸來所帶來的心情變化,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菩薩蠻》的中文譯文如下:
去時滿地花陰月。
歸來落盡梧桐葉。
簾外小梅殘。
綠窗幽夢寒。
明朝提玉勒。
又作江南客。
芳草遍長亭。
東風吹恨生。
這首詩詞以季節變化為背景,描繪了離別前的春光明媚和歸來后的凋零蕭瑟。首句“去時滿地花陰月”,描述了離別時充滿花香和月色的景象,形象地表達了離別時的美好和溫馨。第二句“歸來落盡梧桐葉”,則寫出了作者歸來時落葉紛飛的冷寂,暗示了歲月的流逝和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簾外小梅殘,綠窗幽夢寒”通過描寫小梅凋零和綠窗中幽夢寂寞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凄涼。這里的小梅和幽夢,意味著作者內心的柔弱和寂寞。
最后兩句“明朝提玉勒,又作江南客。芳草遍長亭,東風吹恨生。”則表達了對歸來后重新追求事業的決心和憤慨。作者在明天早晨再次騎馬往南方走,成為江南的游客,意味著他重振雄風的決心和追求新生活的希望。最后一句以風為喻,描述了東風吹來恨意滿懷的心情,暗示了作者對過去的不滿和懊悔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春夏秋冬的變化、花草樹木的生長凋零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離別歸來的個人感受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心境變遷的思考。同時,詩詞中運用了獨特的意象和寥寥數語,展示了劉翰深刻的感受和對人生變遷的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