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道觀 / 作者: 王勃 |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模。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岳圖。
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
|
尋道觀解釋:
《尋道觀》是唐代王勃創作的一首詩。它表達了詩人對尋道之路的追求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
詩中描述了一座寺廟,廟內芝草和珍奇之物琳瑯滿目。廟門前的清澈池塘邊上長滿了香氣四溢的桂樹。廟內的丹洞肅穆,朝圣者行走在松樹枝條之間。廟內珍藏了三座神山記載的玉書籍,以及描繪五座名山的金銀制圖。在廟門前遠眺,只能看到蒼龍的背影,遙望白云漫延的大街。這些景觀描繪了一個宏偉恢弘的道觀,展現了詩人對道教修行和對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
詩意上,詩人通過描繪道觀的豪華規模和自然山水的壯麗景色,表達了對修行之道的追求和對道教精神境界的向往。詩中的芝草和桂樹象征著道教的神秘和祥和;玉書和金圖則代表了道教的智慧和壯麗。詩人通過對這些意象的描繪,傳達出對道教信仰的崇敬和對神秘世界的向往。
在賞析上,《尋道觀》運用了豪華的描寫手法,展示了唐代文人對道教修行和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詩中的景觀描寫細膩生動,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座廟宇之中。同時,詩人通過表達對道教修行的向往,呼應了唐代盛行的道教信仰,折射出當時社會對神秘與靈性的追求。整首詩情感豐富、意象麗美,是唐代隱逸詩的典范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