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 / 作者:楊億 |
飚輪戾止,光燭靈壇。
金奏繹如,白露漙漙。
|
|
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解釋: 《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是一首宋代詩詞,由楊億所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飚輪戾止,光燭靈壇。
金奏繹如,白露漙漙。
詩詞的中文譯文:
旋轉的車輪平息了,明亮的蠟燭照耀著神圣的祭壇。
鐘聲奏響如織,白露灑在四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圣莊嚴的場景,表達了對神明的敬仰和祈禱的情感。
首先,詩人描述了旋轉的車輪平息的景象,暗示了一種喧囂與忙碌的結束。這里的車輪可以理解為時間的流轉,指代了凡俗世界的喧囂與紛擾。隨著車輪的平息,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彌漫開來。
接著,詩人描繪了明亮的蠟燭照耀著靈壇。蠟燭作為祭祀儀式中常見的道具,代表著虔誠和敬畏,也象征著光明和真理。通過燭光的照耀,神圣的祭壇被凸顯出來,顯示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詩的下半部分描述了鐘聲的奏響和白露的灑落。鐘聲的奏響如織,表達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也有可能是在祭祀儀式中用來宣告開始或結束的信號。而白露灑落的意象,則增添了一絲清涼和朝氣,似乎在暗示著一個新的開始。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人們的心靈引領到一個寧靜神圣的境界。通過描繪神明的莊嚴和儀式的虔誠,表達了詩人對神明的敬仰和祈愿,同時也啟示人們在喧囂塵世中尋求內心寧靜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