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館楊嵎學士以詩話及空門之事次韻和之 / 作者:楊億 |
雙樹金言付囑頻,閻浮外護托王臣。
誰知天祿草玄客,曾是靈山受記人。
|
|
史館楊嵎學士以詩話及空門之事次韻和之解釋: 詩詞:《史館楊嵎學士以詩話及空門之事次韻和之》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雙樹金言付囑頻,
閻浮外護托王臣。
誰知天祿草玄客,
曾是靈山受記人。
中文譯文:
雙樹金言頻頻囑托,
閻浮之外護佑王臣。
誰知天祿是修行者,
曾在靈山接受記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億寫給史館楊嵎學士的回韻之作。詩中描繪了一個修行者的形象,表達了對修行者的贊嘆和敬仰之情。
首句“雙樹金言付囑頻”,暗示修行者楊嵎學士言傳身教,以崇高的教誨和勸告,不斷囑托后人。雙樹可能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象征著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
第二句“閻浮外護托王臣”,閻浮是佛教中的一個世界,表示修行者超越塵世,保護和庇佑王臣。這里王臣可以理解為國家的統治者,也可以理解為一切需要保護的人民。
接著詩中提到“誰知天祿草玄客”,天祿是佛教術語,指的是佛教徒的福報和功德。草玄客指修行者楊嵎學士,他以修行的方式追求福報和精神的升華。這里表達了修行者的卓越和超凡脫俗之處。
最后一句“曾是靈山受記人”,靈山指的是佛教中的極樂世界,修行者楊嵎學士曾在此地受到記載和認可。這句話暗示著修行者的境界高深,得到了佛教極樂世界的認可和褒獎。
整首詩通過描繪修行者的形象,贊美了楊嵎學士的高尚品德和卓越修行,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敬仰和欽佩之情。同時也傳達了一種追求卓越、超越塵世的精神追求,讓人們反思自身的修行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