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 / 作者:徐璣 |
是誰曾種白玻璃,京絕寒流一點奇。
不壓垅頭千百樹,最憐窗下兩三枝。
幽深真似離騷句,枯健獨如賣島詩。
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
|
|
梅解釋: 《梅》是宋代徐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是誰曾種白玻璃,
京絕寒流一點奇。
不壓垅頭千百樹,
最憐窗下兩三枝。
幽深真似離騷句,
枯健獨如賣島詩。
吟到月斜渾未色,
蕭蕭鬢影有風吹。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梅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述,展現了梅花的堅韌、深邃和高潔之美,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梅花的傾慕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梅花的獨特之美和品質。首句“是誰曾種白玻璃”,通過將梅花比喻為“白玻璃”,形象地描繪了梅花潔白透明的外貌。接著描述了梅花在京城的寒流中獨自綻放,顯示了梅花不畏嚴寒、頑強生長的特點。
詩中還提到梅花“不壓垅頭千百樹”,意味著梅花不需要靠數量來顯示自己的美麗,只需幾枝就足以令人心醉。這種簡約而高貴的風范使得梅花更加珍貴和令人憐愛。
隨后,詩人將梅花的特質與文學作品進行了對比。他將梅花的幽深與離騷詩相比,將梅花的枯健與賣島詩相類比,表達了對梅花藝術價值的認同和贊美。
最后兩句“吟到月斜渾未色,蕭蕭鬢影有風吹”,以秋夜的景色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吟詠梅花的情景。月色斜照下,梅花依然在風中搖曳,詩人的鬢發隨風舞動,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既表達了梅花的高潔堅韌之美,又展示了詩人對梅花的傾慕之情,具有深刻的意境和詩意,被譽為宋代描寫梅花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