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梳頭二首 / 作者:岳珂 |
長記涪翁語,無塵有發僧。
無塵方原學,有發亦何曾。
學士年年樣,車門日日乘。
二毛猶勝我,不必愧鬅鬙。
|
|
梳頭二首解釋: 《梳頭二首》是宋代詩人岳珂的作品。這首詩以梳頭為題材,通過描寫梳頭過程中的細節,表達了對學士清雅儀態和修養的贊美。
詩意:
這首詩以一位長者的話語開篇,他長久記得涪翁的話語,自己雖然年老已無法保持頭發潔凈無塵,但是僧人卻擁有一頭干凈的頭發。僧人無塵的頭發是如何保持的呢?長者想要向僧人學習,但自己卻無法做到。他覺得學士們每年都保持著相同的儀態和風度,每天都乘坐著華麗的馬車出行,而自己只有稀疏的幾根頭發,不值得和他們相比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學士的羨慕之情和自愧不如之感。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長者和僧人的對比,以及長者和學士的對比,突顯了學士們高雅的儀態和修養。長者認為自己與學士們相比,無論是外貌還是修養都差距甚遠,自感愧疚。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表達了普通人對于士人風度的羨慕之情。通過描寫梳頭過程中的瑣碎細節,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學士們高雅風度的向往和自卑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樸實,給人以深深的共鳴。
這首詩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士人文化的特點,士人們注重儀態和風度,崇尚清雅的生活方式。作者通過對學士的描寫,間接地表達了對士人文化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他也以自嘲的態度,自愿地將自己置于學士之下,展現了對士人社會地位的敬畏與尊重。
總體而言,《梳頭二首》這首詩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和對比的手法,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學士風度的羨慕之情。同時,它也展現了宋代社會士人文化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和文化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