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旱三首 / 作者:岳珂 |
宣升接境古高圩,多稼連云號上腴。
水毀木饑猶解有,力耕火耨故應無。
瓠肥何計今糠覈,劃竅空憂古葦苻。
昨夜濃云望東北,只應雨腳在三吳。
|
|
夏旱三首解釋: 《夏旱三首》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宣升接境古高圩,
多稼連云號上腴。
水毀木饑猶解有,
力耕火耨故應無。
瓠肥何計今糠覈,
劃竅空憂古葦苻。
昨夜濃云望東北,
只應雨腳在三吳。
詩意和賞析:
《夏旱三首》是岳珂為表達對夏季旱情的憂慮和呼吁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農田的情況,抒發了他對干旱的擔憂和對自然的無奈之情。
詩的開篇,岳珂描述了高圩古境的宣升地區,農田連綿,一片豐收的景象。接著,他表達了自然災害帶來的困境,盡管水災和旱災對農作物的破壞,但人們仍然努力耕種和收割,以免饑荒的發生。然而,在干旱的情況下,即使付出了努力,他們也無法獲得好的收成。
接下來,岳珂使用了瓠肥、糠覈、劃竅、古葦苻等詞語,形象地描述了農田的貧瘠和荒涼。這些詞語傳遞出一種無奈和無計可施的情緒,暗示著人們面臨著困難和挑戰。
詩的結尾,岳珂提到了昨夜濃云望東北,只應雨腳在三吳。這里三吳指的是古代地理上的吳越地區,意味著附近地區下雨了,但宣升地區仍然沒有得到雨水。這種對比更加突出了干旱對于農民的困境,也加深了詩詞中的憂慮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農田和干旱情景的描繪,表達了岳珂對干旱的憂慮和對農民困境的關注。詩人以深情的筆觸,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干旱時期的艱難境地,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古代詩人關注社會民生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