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道士楊休文 / 作者:岳珂 |
羽衣來自合山前,見說山中老散仙。
出岫無心云傍日,歸巢有意澗鳴泉。
同襟汗漫尋常客,掉鞅文章四十年。
我亦近為猿鶴侶,試從香火結前緣。
|
|
寄道士楊休文解釋: 《寄道士楊休文》是宋代岳珂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楊休文的思念之情,描繪了山中散仙的景象,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友誼的珍重。
詩詞以羽衣為引子,羽衣象征仙境,寄托了詩人對楊休文的思念之情。羽衣來自合山前,合山是傳說中的仙山,這里暗示了楊休文具備超凡脫俗的品質。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山中的老散仙,這些仙人在山中修行,與塵世相隔,給人一種神秘而悠遠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心境。他出山并不是出于對塵世的向往,而是心無旁騖地追尋云和日。這表明詩人并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歸巢時,詩人帶著對山中澗泉的眷戀之情,意味著他對純凈自然之美的追求。
第三節表達了詩人與楊休文的深厚友情。他們同襟而事奉國家,為文學付出了四十年的心血。同襟汗漫尋常客,掉鞅文章四十年。這里的同襟指的是共同奮斗的文學同道,汗漫尋常客意味著他們默默無聞地工作。掉鞅文章則表示他們四十年的創作成果,表達了對文學事業的堅守。
最后一節,詩人以自己與猿鶴為侶為比喻,試圖以香火結前緣來表達他與楊休文的友誼之深。猿鶴象征了高飛遠翔的自由之鳥,與之為侶意味著詩人與楊休文有著相似的心靈追求和志趣相投。試從香火結前緣則表示詩人希望能以信仰和情感的羈絆來牢固地團結友誼。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散仙的景象和表達對友誼的思念,表達了詩人趨避塵世的志向和對純凈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對友誼的珍重。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岳珂獨特的詩意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