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二首 / 作者:岳珂 |
多病山中客,無人傍酒缸。
與猨分橡子,為鹿長禾孫。
白晝云歸屋,黃昏雨打門。
忽懷楊司馬,煙靄隔重閽。
|
|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二首解釋: 《山中奉寄通判楊宗博二首》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病山中客,
無人傍酒缸。
與猨分橡子,
為鹿長禾孫。
白晝云歸屋,
黃昏雨打門。
忽懷楊司馬,
煙靄隔重閽。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多病的山中客人,孤獨地生活在山中。他沒有人陪伴他飲酒,只有猿猴與他分享橡子,鹿與他一同生長在禾苗之中。白天云歸屋頂,黃昏雨打門扉,意味著孤寂和隔離。然而,詩人突然懷念起楊司馬(指楊宗博),卻被煙靄和門阻隔。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山中客人的孤獨和思念。詩人通過山中客人的形象,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山中客人多病而孤獨,沒有人陪伴他飲酒,這種寂寞和無奈的狀態在詩中得到了生動的描繪。與猿猴分橡子、與鹿共同生長禾苗,表達了他與自然界的親近和共生狀態,也突出了他在山中的孤獨境遇。白晝云歸屋頂、黃昏雨打門扉,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孤獨和隔離感的氛圍。最后,詩人突然懷念起楊司馬,但煙靄和門阻隔了他們之間的聯系,給人一種遙遠和無法達到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山中客人的境遇和內心感受,揭示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孤獨和思念的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凄迷而寂寥的氛圍,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