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 / 作者:岳珂 |
在易之頤,飲食以節。
推而廣之,有是三說。
蒸壺發羃,衰發滿幘。
機亦乳白,未死神泣。
萬金之璧,護一蟻缺。
彼過分者,于我何得。
昔傳者詩,今見理悅。
吁嗟先生,何學非易。
稱此翰墨,是謂知德。
|
|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解釋: 《張安國東坡三養帖贊》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在養生中,飲食要有節制。由此而推廣,有三種說法。蒸汽壺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頭發已經白了滿頭,墨水也變得蒼白,但神明還未離去而流淚。即使是價值萬金的珍寶,也只能保護一只有缺陷的螞蟻。那些過度追求物質的人,對我有何益處呢?古時傳揚的詩詞,今天依然令人欣喜。哀嘆啊,先生,你學問為何不是易經。稱贊這翰墨之道,就是理解道德。
這首詩詞表達了養生的理念和岳珂對于物質追求的思考。詩人以養生為起點,強調飲食要有節制,進而將這個觀念推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三種不同的說法。通過描繪蒸汽壺散發香氣、頭發已白、墨水蒼白等形象,詩人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但他認為神明尚未離去,仍然有淚水。這種表達方式暗示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物質的超越。
詩中提到的萬金之璧護一蟻缺,是在形容珍寶護之以輕,即盡管珍寶價值連城,但只能保護一只有缺陷的螞蟻,強調珍貴的東西相對于整個宇宙的遼闊和無窮盡來說實屬微不足道。這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追求過度的批判,倡導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保持內心的平衡和超越。
詩詞中提到古時傳揚的詩詞今天依然令人欣喜,暗示了岳珂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和推崇。他稱贊這種翰墨之道,即詩詞藝術,認為它能夠帶給人們對道德和人生的理解。通過對詩詞的贊美,詩人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和思想傳達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養生與物質追求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生命的珍視、對于物質欲望過度的反思,以及對傳統文化的推崇。它呼喚人們在物質的追求中保持內心的平衡,理解道德和人生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