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文惠盍簪帖贊 / 作者:岳珂 |
公作隸古,與先漢侔。
發為書翰,順涂挾辀。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歸安一丘,始終休休。
我護淮餉,祖公前修。
登華信亭,步得江樓。
摩挲石題,瞻睇銀鉤。
風靜鵲巢,月明沙鷗。
意公其來,偕造物游。
跡則不磨,心兮焉求。
|
|
洪文惠盍簪帖贊解釋: 《洪文惠盍簪帖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岳珂。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洪文惠盍簪帖贊
公作隸古,與先漢侔。
作者自稱“公”,他的文字風格繼承了古代漢朝的書法風格,與當時的漢代書法大家相媲美。
發為書翰,順涂挾辀。
他的作品被作為書信傳遞,字跡流暢自然,流淌如水。
公相孝宗,曾不少留。
公曾為宋孝宗撰寫過許多文章,留下了許多佳作。
歸安一丘,始終休休。
回歸安定的家園,從此平靜無憂。
我護淮餉,祖公前修。
我捍衛著淮河的糧食運輸,是祖輩前人的努力成果。
登華信亭,步得江樓。
登上華信亭,踏上江樓。
摩挲石題,瞻睇銀鉤。
觸摸著石頭上的題字,仰望著銀鉤(指月亮)。
風靜鵲巢,月明沙鷗。
風靜靜地吹拂著鵲巢,月光明亮地照耀著沙鷗。
意公其來,偕造物游。
公的真意是在哪里?與造物主一起游蕩。
跡則不磨,心兮焉求。
行跡雖不為人所見,但心中的追求卻無處不在。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岳珂自己的創作風格和經歷。他自稱為公,與漢代書法大家相媲美,以流暢自然的書寫風格為自己的作品賦予了獨特的韻味。他曾為宋孝宗撰寫過許多文章,留下了許多佳作。歸還安定的家園后,他捍衛著淮河的糧食運輸,繼承了祖輩前人的努力成果。詩中還描繪了他登上華信亭、江樓的場景,以及他觸摸石頭上的題字,仰望月亮,感受風靜、月明的景象。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真意所在,他與造物主一起游蕩,雖然行跡不為人所見,但內心的追求卻無處不在。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藝術的熱愛和對自己創作風格的自信。通過描繪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他表達了對家園的歸屬感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自己創作追求的堅持和對內心真實意義的探索。整首詩詞流暢自然,語言簡練,展示了岳珂優秀的詩詞才華和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