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物四首 / 作者:岳珂 |
鳴蛙恰恰地底鳴,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須水活,龍骨車翻蛙不驚。
在池固合憂涸鮒,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憐強聒將何為,到底官私不關汝。
|
|
觀物四首解釋: 《觀物四首·蛙》是宋代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蛙在池塘中鳴叫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抒發了作者對人事紛擾的淡泊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蛙聲恰恰地底鳴,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須水活,龍骨車翻蛙不驚。
在池固合憂涸鮒,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憐強聒將何為,到底官私不關汝。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蛙聲鳴叫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同時也蘊含了深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蛙聲作為切入點,將自然景物與人事紛擾相對照,表達了作者對于紛繁世事的淡然態度。在第一句中,蛙聲恰恰地從地底傳來,給人以生動的感覺。第二句中,描繪了池塘的清澈和綠草的茂盛,構成了一個寧靜美麗的景象。第三句中,秧田即將干枯,只有水源的活躍才能解救這一切。而蛙聲的存在卻不會被這些變化所驚擾,仿佛龍骨車翻滾也無法讓它停止鳴叫。這種對于自然界的安詳與寧靜,與人事紛擾形成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的兩句,作者通過對蛙聲的再一次描述以及對聒噪之人的可憐之情,突顯了自然界的安寧與人間的紛擾之間的反差。蛙聲雖然嘹亮,卻并不妨礙明月的出現和人們的行走。相比之下,那些喧囂的人卻無法擺脫自身的紛擾,不得安寧。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那些強行插入的人事紛擾的不屑和漠視,官私之事與蛙聲無關,也無法打擾到它。
整首詩以蛙聲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事紛擾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自然與紛繁世事的態度。蛙聲的持續與安詳,與人間的紛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呼應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境,表達了對于世俗紛擾的深深憂慮。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表達方式,傳達出了作者對于寧靜與淡泊的向往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