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過壽昌 / 作者:岳珂 |
風云八字護城隅,樓殿崔嵬想帝居。
曾侍金輿惟石馬,幸因玉璽記銅魚。
千年鼓角聲猶壯,四塞河山恨去祛。
麋鹿已游人事改,何人曾讀輔吳書。
|
|
夜過壽昌解釋: 《夜過壽昌》是宋代文人岳珂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云八字護城隅,
樓殿崔嵬想帝居。
曾侍金輿惟石馬,
幸因玉璽記銅魚。
千年鼓角聲猶壯,
四塞河山恨去祛。
麋鹿已游人事改,
何人曾讀輔吳書。
詩意:
這首詩以夜晚經過壽昌城為背景,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功業消逝的思考和感慨之情。通過描繪城池的廢墟、宮殿的荒涼和歷史的變遷,詩人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和對當下的失望,并思考人事更迭、興衰榮辱的無常。
賞析:
詩詞開篇以“風云八字護城隅”描繪了城池廢墟的景象,形象地表達了歲月的侵蝕和光景的消逝。接著,“樓殿崔嵬想帝居”一句將讀者帶入了昔日的輝煌和帝王的榮耀。這種對宏偉壯麗的建筑和帝國盛世的想象,既讓人感到遙遠,又讓人感嘆時光的無情。
接下來的兩句:“曾侍金輿惟石馬,幸因玉璽記銅魚”揭示了詩人曾經的官職和功業,金輿和玉璽都是君王的象征,而現在只剩下了石馬和銅魚,暗示了一種功名利祿的虛幻和轉瞬即逝。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千年鼓角聲猶壯,四塞河山恨去祛”表達了對過去輝煌時期的向往和對現實的失望。鼓角聲回蕩千年,仍然嘹亮有力,而四塞的河山卻被人們遺忘,歷史的衰退和傳統的破碎讓詩人感到無盡的惋惜和悲涼。
最后兩句“麋鹿已游人事改,何人曾讀輔吳書”點明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更迭。麋鹿游離的形象暗示了人們的離散和追尋,而“輔吳書”則象征著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知識的消逝。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對現實的思考和對文化傳統的關注,詩人表達了他對于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深切感慨。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城池廢墟、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迭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歷史沉淀的思考和感慨。雖然描繪了輝煌的過去和失落的現實,但詩中透露出的對歷史文化的關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共鳴,讓讀者在思考中感受到歲月變遷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常,以及對于歷史的珍視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