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魯直書簡帖贊 / 作者:岳珂 |
詩至江西,始別宗派。
字豈無祖,人其有待。
鶴瘠鸞鎩,松寒石怪。
彼有發僧,尚聞謦欬。
|
|
黃魯直書簡帖贊解釋: 《黃魯直書簡帖贊》是宋代詩人岳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離開江西與宗派分別的場景,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詩至江西,始別宗派。
字豈無祖,人其有待。
鶴瘠鸞鎩,松寒石怪。
彼有發僧,尚聞謦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離別江西、告別宗派為背景,通過表達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索。
詩的開頭“詩至江西,始別宗派。”表明詩人到達江西,與宗派分別的時刻已經到來。這里的宗派可以指代詩人曾經依附或從屬的某種群體或信仰體系。
接著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字豈無祖,人其有待。”詩人在思考自己的身份和歸屬感,他認為自己的名字是有淵源和根基的,但對于個人來說,還有更多的待發現和發展的可能性。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鶴瘠鸞鎩,松寒石怪。”的景象,展示了一種蕭條凄涼的氛圍。鶴和鸞都是神話傳說中的鳥類,象征著高貴和神圣,而此刻它們卻瘦弱羽毛凋零,顯得悲涼。松樹寒冷,石頭奇形怪狀,景象中透露出一種荒涼和孤寂的感覺。
最后兩句“彼有發僧,尚聞謦欬。”意味著遠處有僧人吟誦經文的聲音傳來。這里的“發僧”指的是發聲吟誦經文的僧人,而“謦欬”則是吟誦聲的音效描寫。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遠方的僧人的羨慕與向往,也有可能是對于精神寄托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述離別宗派和對未來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人思索自己的身份和歸屬感,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詩中的景象描寫傳遞了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對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