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觀梅三首 / 作者:章謙亨 |
臘寒徹骨越精神,吐盡清香不待春。
華屋芳筵猶惡俗,竹籬茅舍只安貧。
湖煙籠處難藏艷,窗月飛來為寫真。
自得孤山題品后,至今偏解惱詩人。
|
|
西湖觀梅三首解釋: 《西湖觀梅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章謙亨。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觀。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臘寒徹骨越精神,
吐盡清香不待春。
華屋芳筵猶惡俗,
竹籬茅舍只安貧。
湖煙籠處難藏艷,
窗月飛來為寫真。
自得孤山題品后,
至今偏解惱詩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西湖觀梅的場景為主題,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和對世俗生活的嫌棄,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獨立和純粹的精神境界。
首先,詩人在臘寒的季節(jié)感受到了梅花的精神魅力。臘寒徹骨,但梅花卻依然吐盡清香,不等待春天的到來。這表明梅花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仍然能散發(fā)出獨特的芳香,顯示了它的堅強和頑強的生命力。
然后,詩人對華麗富貴的生活表達了厭倦之情。華屋芳筵和竹籬茅舍是對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對比。華屋芳筵代表了奢華和世俗的生活,而竹籬茅舍則代表了樸素和貧困的生活。詩人認為華屋芳筵是惡俗的,而竹籬茅舍是真正安寧和純粹的。
接著,詩人描述了在西湖的煙霧中難以隱藏梅花的艷麗。湖煙籠處,梅花的美麗無法被遮掩,窗外的月亮也來凝視梅花,仿佛要為它畫下真實的形象。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強調(diào)了梅花的獨特之處和吸引力。
最后,詩人在孤山題品后得到了自在和滿足,但他的詩才和獨特的眼光卻引來了其他詩人的嫉妒和困擾。詩人深感自己的境遇與其他詩人的境況不同,這種不同使他在創(chuàng)作中感到困惑和痛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和對世俗生活的反思,表達了詩人追求真實、純粹和獨立精神的情感。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世俗的厭倦,以及他在創(chuàng)作中的孤獨和矛盾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