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榆關 / 作者:劉著 |
羽檄中原滿,萍流四海間。
少時過桂嶺,壯歲出榆關。
奇禍心如折,羈愁鬃巳斑。
楚纍千萬億,知有幾人還。
|
|
出榆關解釋: 《出榆關》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著。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羽檄中原滿,萍流四海間。
少時過桂嶺,壯歲出榆關。
奇禍心如折,羈愁鬃已斑。
楚纍千萬億,知有幾人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劉著在戰亂時期的遭遇和心境。他通過軍旅生涯的經歷,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他奔赴戰場的壯麗場面,以及戰亂中被分離的悲傷和不安。最后,他對祖國的命運和生還者的寥寥無幾感到憂慮。
賞析:
《出榆關》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詩的前兩句“羽檄中原滿,萍流四海間”揭示了戰亂時期的動蕩景象,以及作者的身世之苦。接著,他回憶起年輕時跨越桂嶺的經歷和進入榆關的壯麗場面,展現了他英勇的一面。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運用了“奇禍心如折,羈愁鬃已斑”這樣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困惑。他的心情受到了戰亂和離散的折磨,羈愁已經在他的心頭盤旋,如同斑駁的白發一般。
最后兩句“楚纍千萬億,知有幾人還”,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擔憂。楚纍指的是楚國的疆域,表示戰亂的范圍之廣。詩人思考著,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有多少人能夠幸免于難,生還下來。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在亂世中的遭遇和內心的痛苦。它既是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也是對國家命運的關切。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情感,反映了宋代時期普通百姓在戰亂中所經歷的苦難和無奈,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