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 / 作者:張嵲 |
老去仍羇旅,逢春非我春。
物華隨意別,感慨與時新。
柳重將迎客,花然似笑人。
十年憂國淚,依舊灑衣巾。
|
|
春日解釋: 《春日》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仍羇旅,逢春非我春。
物華隨意別,感慨與時新。
柳重將迎客,花然似笑人。
十年憂國淚,依舊灑衣巾。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日的感嘆和感慨。作者已經年老,然而他并沒有擁有自己真正的春天,因為他身處異鄉。他感嘆世事物華的變幻隨意,而自己卻不能真正享受其中。詩中描繪了柳樹壓彎了腰迎接客人,花兒似乎在笑人。然而,作者內心深處憂國憂民的憂愁已經持續了十年,依然灑下了悲傷的淚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揭示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通過春日的景象,作者表達了對自己境遇的無奈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他的老去和羇旅使他無法真正享受春天的美好,他感覺自己與春天的聯系被割裂。柳樹低垂的枝條和嬌笑的花朵仿佛在嘲笑著他的孤獨和困境。然而,詩詞最后提及的十年憂國淚,表明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牽掛和關懷,即使時光流轉、歲月更迭,他的憂慮依然沒有改變。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凸顯了作者的高風亮節和愛國之心。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抒發了對時光流轉、生活遭遇和國家命運的思考和關懷。通過對春日景象的描寫,詩詞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獨特感受,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社會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