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山圖七賢詩 / 作者:張嵲 |
負郭幽崖面武當,襄江前占水云長。
四時景趣無窮盡,俱向公家靜隱堂。
|
|
崇山圖七賢詩解釋: 《崇山圖七賢詩》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七位賢者以及他們在崇山之上的隱居生活的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崇山圖七賢詩
負郭幽崖面武當,
襄江前占水云長。
四時景趣無窮盡,
俱向公家靜隱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七位賢者居住在崇山之上的景象。他們各自背負郭城的幽崖,面朝武當山,而襄江的水流在他們前面流淌。無論是春夏秋冬,都有豐富多樣的景色和趣味。他們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寧靜與隱逸的生活,歸屬于公家的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七位賢者的生活場景。他們選擇了崇山之地作為他們的隱居之所,表現出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追求。"負郭幽崖面武當"形象地描繪了賢者們的姿態,以及他們對武當山的敬仰。"襄江前占水云長"則展示了他們與江水相鄰的位置,仿佛他們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存在。
詩中提到的"四時景趣無窮盡"表明賢者們對于自然美的欣賞是全年無休的。無論是春天的花開花謝,還是夏天的江水流動,抑或是秋天的楓葉飄落、冬天的白雪皚皚,他們都能領略到大自然帶來的無窮樂趣。
最后一句"俱向公家靜隱堂"傳遞出賢者們追求寧靜和隱逸的心愿。他們聚集在一起,追求與世無爭、遠離塵囂的生活方式,彼此成為彼此的依托,共同在公家的隱居之地中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七位賢者在崇山之上的隱居景象,展示了他們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隱逸的思想情懷,對于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