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農六首 / 作者:張嵲 |
出郭循溪路向東,隼旟悠颺滿春風。
峰巒沐霧尚陰澹,桃李出墻能白紅。
|
|
勸農六首解釋: 《勸農六首》是宋代詩人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農耕景象為主題,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農耕勞作的重要性。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出郭循溪路向東,
隼旟悠颺滿春風。
峰巒沐霧尚陰澹,
桃李出墻能白紅。
譯文:
離開城郭,沿著溪流向東行,
獵隼的旗幟在春風中飄揚。
山巒間灑下的霧氣依然陰暗,
墻外的桃樹和李樹花白花紅。
詩意和賞析:
《勸農六首》以描繪農耕景象為主題,通過對春天農田的生動描繪,表達了農耕勞作的重要性和春天的美好。
詩的開頭描述了詩人離開城郭,沿著溪流向東行走的情景。這里的"溪路"象征著生命的源頭和農田的灌溉,意味著農耕的開始。"出郭循溪路向東"展示了詩人對農田勞作的關注和重視。
接著,詩人描繪了春風中飄揚的隼旗。隼是一種速度迅猛的猛禽,旗幟隨風飄揚的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活力和農耕季節的到來。這里的"隼旗"也可以理解為指引農民勞動的象征。
第三句描寫了山巒間彌漫的霧氣,給人一種陰暗的感覺。這里的"峰巒沐霧尚陰澹"表達了春天剛剛來臨的景象,也暗示了農耕勞作的艱辛和不易。
最后兩句描述了墻外綻放的桃花和李花。桃花和李花的盛開象征著農田的豐收和農民的辛勤勞作的結果。"桃李出墻能白紅"中的"白紅"形容詩人所見的花朵的鮮艷色彩,也傳遞出春天豐收的喜悅和希望。
通過對春天農田景象的描繪,《勸農六首》表達了對農耕勞作的勸導和贊美,以及對春天美好的向往和喜悅之情。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觀和勞動場景,生動地展示了農耕文化和生活哲學。同時,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農民辛勤勞作的重要性,激發對農耕勞動的尊重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