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 / 作者:張嵲 |
孟夏忽已至,雨余草木荒。
俯澗有驚泉,仰林無遺芳。
山中歲事晚,是日農始忙。
布谷鳴遠林,田家競農桑。
故園今何為,默默心獨傷。
|
|
初夏解釋: 《初夏》是一首宋代詩詞,由張嵲創作。這首詩描繪了初夏時節的景象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之情。
詩意:
這是一個初夏的季節,孟夏已經忽然來臨,雨水過后,草木凋零。低頭看見山澗中涌出的泉水,抬頭仰望森林,卻沒有殘留的香氣。山中的歲月已經晚了,這一天農民開始忙碌起來。遙遠的林中傳來布谷鳥的歌聲,田間的家庭競相耕作。詩人心中想起了故園,不禁默默地傷感起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夏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的變化和農民的忙碌,傳達了季節的變遷和農耕的重要性。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展示了初夏時節的荒涼與忙碌的場景,并以此引發了對故園的思念之情。在這個初夏的時刻,詩人在異鄉思念家園,感嘆著故園的變遷,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無盡的憂傷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初夏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類活動的描繪,展示了季節的轉變和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以及對人類生活和情感的反映,使讀者產生了對初夏季節和故園思念的共鳴。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詩歌更具有張力和感染力。整首詩以其簡潔而深刻的描寫方式,傳達了作者對初夏和故園的復雜情感,引起讀者對時間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