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覽亭三首 / 作者:張嵲 |
縹緲飛亭都郡樓,平崗絕岸對滄洲。
天邊遠岫寒無色,城下澄江湛不流。
林影終朝垂澹{左氵右頹}。
水禽隨暖弄輕浮。
何時放發從漁父,會傍蒼煙臥釣舟。
|
|
會覽亭三首解釋: 詩詞:《會覽亭三首》
作者:張嵲(宋代)
縹緲飛亭都郡樓,
平崗絕岸對滄洲。
天邊遠岫寒無色,
城下澄江湛不流。
林影終朝垂澹態,
水禽隨暖弄輕浮。
何時放發從漁父,
會傍蒼煙臥釣舟。
中文譯文:
飄渺的飛亭在都郡樓,
平坦的崗地對著蔚藍的滄洲。
天邊遠山峰冷冷無色,
城下的澄江靜靜不流動。
林影整日間柔和垂懶,
水鳥隨著溫暖嬉戲輕飄。
何時能放下束縛,像漁父一樣自由,
與蒼煙相伴,臥在垂釣的船上。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畫面,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人以飛亭和都郡樓作為詩歌的開頭,營造了一種虛幻而壯麗的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平坦的崗地與蔚藍的滄洲相對,形成了畫面的對比。天邊的遠山峰透露出一種冷寂無色的感覺,而城下的澄江則靜靜地不流動,給人以寧靜的感受。
詩中描繪的林影垂懶、水鳥輕飄的形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林影終日柔和地垂下,象征著歲月的靜好,暗示著詩人內心追求悠閑自在的渴望。水禽隨著溫暖的天氣在水面上嬉戲飛舞,給人以輕松愉悅的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像漁父一樣放下束縛,追求簡單而自由的生活。他想在蒼煙中休憩,臥在垂釣的船上,享受寧靜和自然的美好。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自然景色的展示,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詩意清新,意境優美,給人以平和、寧靜的感受。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蘊含了人生哲理,引發人們對自由、寧靜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