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道林寺詩三首 / 作者:張嵲 |
萬畦霜稻臣黃云,小徑縈紆接寺門。
不見高人空像設,更無衲子辯風幡。
樓觀遠岫秋增媚,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來瞻近影,一憑香火薦蘋蘩。
|
|
游道林寺詩三首解釋: 《游道林寺詩三首》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對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萬畦霜稻臣黃云,
小徑縈紆接寺門。
不見高人空像設,
更無衲子辯風幡。
樓觀遠岫秋增媚,
窗枕寒溪夜更喧。
他日重來瞻近影,
一憑香火薦蘋蘩。
詩意和賞析:
這組詩詞以游覽道林寺為主題,描繪了作者在寺廟中的所見所感。
詩的第一首表現了秋季的景色。稻田中的黃云被霜覆蓋,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小徑蜿蜒曲折地通向寺廟門口,給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
第二首詩寫道,作者在寺廟中并未見到高人,也沒有看到僧人在那里念經。這可能暗示著雖然寺廟被尊崇,但其中并沒有真正具備高人境界的存在。沒有僧人辯論風幡,意味著寺廟中沒有爭議和紛爭,保持了寧靜和和諧的氛圍。
第三首詩展示了秋天的景色。樓臺和觀賞臺遠望著岫峰,增添了秋天的美麗。夜晚時,坐在窗前,可以聽到寒溪的聲音,這使得夜晚更加喧鬧。詩人表達了自己希望再次來到這里,靜靜地觀察近處的景色,并且用香火來祭拜蘋蘩(詩中植物的一種,具有祭拜的象征意義)。
整體而言,這組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寺廟中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和諧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夜晚的喧鬧。詩人希望能夠再次來到這里,靜靜地欣賞這美好的景色,并以虔誠的心態來祭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