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登靈梵寺閣二首 / 作者:張嵲 |
晨登高望閣,愛此經檐日。
稍觀宿霧捲,坐見前山出。
望岫喜林疏,聞泉令竹密。
與世若相忘,懷人如有失。
聊此寄晨昏,慚無經世術。
|
|
曉登靈梵寺閣二首解釋: 《曉登靈梵寺閣二首》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晨登上靈梵寺閣,俯瞰遠山和云霧的景象,以及他內心對世間事物的超脫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登高望閣,
愛此經檐日。
稍觀宿霧捲,
坐見前山出。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晨登上高高的閣樓,
喜愛這樣的經歷,透過檐角看日出。
稍稍觀察,夜晚的霧氣已經散去,
坐在這里,看到前方的山巒逐漸顯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晨登高的場景以及他內心的感受。作者站在靈梵寺的閣樓上,遠離塵囂,迎接初升的太陽。他深深地喜愛這樣的經歷,感受到了寧靜和美好。通過檐角,他看到夜晚的霧氣逐漸散去,前方的山巒逐漸顯露出來。這種景象給予了作者一種寧靜和清新的感覺。
詩中表現出作者超脫塵世的情感。作者將自己與世俗隔絕,與世界為敵,將自己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仿佛與世界失去了聯系。他在閣樓上俯瞰山巒和云霧,與塵世隔絕,心靈得到了片刻的安寧。他將自己與世界分隔開來,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疏離和超越。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內心深處有一個人,他懷念著這個人,仿佛已經失去了與這個人的聯系。他將這份思念化作晨昏之間的感嘆,自愧沒有經世之才,無法在現實中有所作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清晨的山巒、云霧和日出,以及作者內心的超脫和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塵世的疏離和對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詩詞充滿了寧靜和深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思考,同時也流露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它描繪了一幅早晨登高的場景,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表達,給人以寧靜和深思的感受,是一首兼具山水和情感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