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上行 / 作者:張嵲 |
垂陰覆綠波,檀欒影空注。
傍有微徑通,穿云向何處。
|
|
溪上行解釋: 《溪上行》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這首詩以溪流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溪流上行
垂陰覆綠波,
檀欒影空注。
傍有微徑通,
穿云向何處。
詩意和賞析:
《溪上行》以自然景觀為題材,通過描繪溪流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
首句“垂陰覆綠波”,以修長的垂柳樹投下的陰影覆蓋著綠色的溪水,展現了一幅清新宜人的畫面。這里的“綠波”可以引起人們對水面波紋的聯想,給人以靜謐、舒適的感覺。
接著,“檀欒影空注”,描繪了檀香和欒樹的影子在空中交織,仿佛畫家的手筆將樹影注入了天空,形成了一種幻覺。這一景象既增添了神秘感,又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
第三句“傍有微徑通”,描述了溪流旁邊的一條狹小的小路,通過微徑的存在,使溪流與人的交匯顯得更加密切。這里的“微徑”也可以象征人生的道路,暗示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交流。
最后一句“穿云向何處”,給人以開放的想象空間。詩人借用云朵的形象,表達了對未知未來的思考。這句話既是對自然界的質問,也是對人生道路的探尋。
整首詩意蘊含豐富,意境清新。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以及對生命和未來的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進而引發對生活和人生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