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 / 作者:張嵲 |
原野土膏動,懷生各自欣。
老年歡緒少,獻歲物華新。
草木涵時澤,江湖寄病身。
百年都幾日,四見魏塘春。
|
|
初春解釋: 《初春》,是宋代詩人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對新年的期待。
詩詞中的“原野土膏動,懷生各自欣”表達了春天大地回春的景象,暗示著萬物復蘇、生機勃發的情景。詩人懷抱生命之喜悅,與大地上萬物一起欣喜蘇醒。
接著,詩詞中的“老年歡緒少,獻歲物華新”表達了詩人年事已高、歡愉之情不再濃烈的心境。然而,新年的到來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美好,使得詩人對未來充滿期待。
隨后的“草木涵時澤,江湖寄病身”描繪了春天的自然景觀,以及詩人身世中的疾病之苦。草木吸收了時令的滋潤,江湖則承載著詩人身體的病痛,這種對自然和人生的對比凸顯了詩人的內心痛苦和無奈。
最后兩句“百年都幾日,四見魏塘春”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沉思。百年光陰轉瞬即逝,使人感嘆生命的短暫和寶貴。而“四見魏塘春”則指的是魏塘,是一個以魚米之鄉而聞名的地方,意味著四季的更替,春天的再次到來。通過這兩句詩,詩人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無奈和對春天的珍視。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生命流逝和新年的思考和期待。詩人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與讀者共同感受時間的無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暫,同時抒發了對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