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石用之春晴游西湖 / 作者:張嵲 |
春晴結客出城隅,無數僧坊論給孤。
紅貼馬蹄花底路,綠籠船背柳邊湖。
逍遙各自從鵬鷃,斷續寧須較鶴鳧。
端立一丘為老計,移文何謝北山逋。
|
|
次韻石用之春晴游西湖解釋: 詩詞:《次韻石用之春晴游西湖》
作者:張嵲(宋代)
春天的晴朗天氣里,我結伴出城隅,前往西湖游玩。無數僧坊中的人們議論著給予孤寂。紅貼貼滿了馬蹄花盛開的路上,綠色的籠子背負著青柳,靠近湖邊。逍遙自在地各自追隨著鵬鷃(指鳥名),斷續的聲音寧愿與鶴鳧相比。我端立在一座小山上,思考老朽的計劃,將這些文字轉交給北山,向那里逃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春天的晴朗天氣中游覽西湖的景象。詩人結伴出游,感受著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氛圍。詩中提到了僧坊的討論和街道兩側盛開的馬蹄花,給人一種繁忙而又寧靜的感覺。綠色的柳樹和湖水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生動和活力。詩人在湖邊的小山上思索著自己的計劃,將文字寄托給北山,表達了他逃避塵世的心愿。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出春天的美麗和生機。與此同時,詩人也透露出一種離群索居的情懷,表達了對清靜和自由的向往。他站在小山上,思考著自己的人生計劃,將文字寄托給北山,表達了對遠離喧囂和繁忙的向往。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心境。讀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湖邊的寧靜,同時也能夠理解詩人對逍遙自在、追求內心寂靜的渴望。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情感的手法,給人一種清新、寧靜而又富有思索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