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樓對雪二首 / 作者:張嵲 |
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
莫遣沉陰增敵氣,且將盈尺作農祥。
|
|
登樓對雪二首解釋: 《登樓對雪二首》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冬夜登樓觀雪的景象,通過對雪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冰花不省如斯暴,
疑是吹沙打夜窗。
莫遣沉陰增敵氣,
且將盈尺作農祥。
第二首:
天痕霜鬢結,不禁寒露浸衣裳。
寒夜登樓望月華,乍見秋光悲古堂。
樓頭樓尾風吹起,翻成萬點鵝毛狀。
人間何處無風霜,況是臨風望故鄉。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冬夜登樓觀雪為主題,通過對雪花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雪的獨特感受和對自然景象的贊美之情。詩詞的開頭寫道:“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描繪了雪花紛飛的場景,冰花仿佛沒有意識,猶如瘋狂地被吹散,打在夜窗上,給人以狂暴之感。接著,詩人寫道:“莫遣沉陰增敵氣,且將盈尺作農祥。”詩人希望不要讓沉悶的天氣加重了人們的煩躁情緒,而是把盈尺的雪看作是農祥,即豐收之兆,表達了對未來希望的期許。
第二首詩詞則更多地展現了作者對雪夜景象的描繪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詩句“天痕霜鬢結,不禁寒露浸衣裳。”形象地描繪出作者的頭發和胡須上結滿了霜,衣服上浸濕了寒露,表達了寒冷的冬夜氛圍。詩人登上樓頂,凝望著月華,卻突然感到憂傷,因為美麗的秋光勾起了他對過去的回憶。詩句“樓頭樓尾風吹起,翻成萬點鵝毛狀。”描繪了樓頂和樓底風起的情景,雪花在風中翻飛,如同萬點鵝毛飄舞,展現出冬夜的寒冷和風雪交加的景象。最后兩句“人間何處無風霜,況是臨風望故鄉。”表達了詩人對世間風霜的感悟,認識到在人世間無處不受風霜的磨礪,而臨風望故鄉更加引發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雪夜景象的描繪和對人情世故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歲月流轉的思緒,同時也傳遞了對未來希望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