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和靖故居 / 作者:張嵲 |
頹垣已蕪漫,人事日蕭寂。
賴近青蓮宮,殘僧識遺跡。
傍連嵐領秀,面對湖光溢。
惟應此如昨,萬變非疇日。
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積。
振古盡如斯,徒然悵今昔。
|
|
吊和靖故居解釋: 《吊和靖故居》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時光荏苒、人事易逝的景象,以及對過往歲月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
詩詞通過描繪頹垣荒廢、人事寂寥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流轉、一切都會逝去的主題。作者提到青蓮宮和殘僧,暗示了這座荒廢的居所曾經是一個寺廟,而現在只剩下一些僧侶的遺跡。這種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使整首詩充滿了深沉的詩意。
詩詞中的“連嵐領秀,面對湖光溢”描繪了居所周圍的山嶺和湖泊的美景,展現出自然景色的寧靜和遼闊。詩詞以此襯托出人事已非、歲月已逝的對比,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詩詞末句“悠悠夏已深,故沼荷初積。振古盡如斯,徒然悵今昔。”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嘆和對現實的失望。夏天已經深入,故居周圍的沼澤中開始積蓄荷葉,這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變遷。作者感慨萬分,認為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不如意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使人不禁悵然若失。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抒發情感和思考人生的變幻莫測,展示了作者對時光逝去的思考和對現實的追憶。通過這種對比和感慨,詩詞表達了人事無常、時光荏苒的哲理,引人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