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月出 / 作者:張嵲 |
山空樵唱稀,林昏歸鳥沒。
新月含煙霏,遙依亂峰出。
|
|
觀月出解釋: 《觀月出》是宋代張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空樵唱稀,
林昏歸鳥沒。
新月含煙霏,
遙依亂峰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林中觀賞月出的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山林的寧靜和月亮的神秘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優美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首句"山空樵唱稀"描繪了山中的寧靜,只有零星的樵夫唱著歌聲,與空曠的山谷形成鮮明的對比。接著,"林昏歸鳥沒"表達了夜幕降臨時林中鳥兒歸巢的情景,隨著天色的漸漸暗淡,它們消失在黑暗中。
下兩句"新月含煙霏,遙依亂峰出"則描繪了月亮的出現。"新月含煙霏"形象地表達了月亮初升時的朦朧和迷離感,仿佛被輕煙繚繞著。"遙依亂峰出"則將月亮的出現與周圍的峰巒融為一體,給人以遙遠而壯麗的感覺。整首詩以簡約的筆法勾勒出山林夜景,以及月亮隱現的神秘美感,給人以靜謐、悠遠的意境。
這首詩詞通過凝練的語言和精準的描寫,傳達了自然之美和人的情感,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壯美,同時也引發思考和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