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景溫筠居 / 作者:張嵲 |
昔游安康道,野竹曉森森。
疏籬隱茅茨,置屋何幽深。
卜鄰嗟未辦,長夢秋風林。
如何嘉公子,得此蕭寺陰。
作軒面蒼根,坐臥當幽尋。
夜雨老苔色,微風助哀音。
軒前置綠蟻,軒后陳素琴。
我料之子意,必無朝市心。
宜邀能賦客,為擬效古吟。
折簡索我詩,高詠慚南金。
|
|
題景溫筠居解釋: 《題景溫筠居》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日游玩過安康的路,野竹在清晨搖曳。疏籬掩映茅茨,房屋安置在何等幽深之處。卜鄰悲嘆未能實現,長久的夢中有秋風吹過林間。如何才能像嘉公子一樣,擁有這座蕭寺的陰涼之地。草木的根須在房屋下延伸,坐臥其中仿佛進入了幽深的尋覓。夜雨使得老苔更顯古樸,微風伴隨著悲哀的音調。在房前放置著綠色的螞蟻,房后擺放著陳舊的素琴。我猜測你的意愿,必然不是向著繁華市場的心思。宜邀請擅長作賦的客人,共同創作古風的吟詠。請你展示你的詩作,我愿虛心學習,雖然這讓南金感到慚愧。
詩意:
《題景溫筠居》通過描繪一處幽靜的居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中透露出一種對世俗繁華的厭倦,以及對清靜、淡泊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擁有像嘉公子一樣的境地,遠離喧囂,與自然相依相伴。
賞析:
《題景溫筠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富有詩意的山居景象。通過描寫野竹、疏籬、茅茨等自然元素,詩人營造出一種寧靜、幽深的氛圍。詩中所提到的蕭寺、綠蟻、素琴等形象都寄托著詩人對于閑適、清靜生活的渴望。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于人們內心深處追求寧靜、遠離塵囂的渴望。整首詩抒發了對于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