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經蒲溪往年避地處 / 作者:張嵲 |
淹流既失策,賊至甘遠屏。
往歲憶曾游,逕路猶可省。
今來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山寒竹樹疏,歲陰云霧冷。
破屋今已無,荒筠蔓枯穎。
昔人安在哉,經過涕垂領。
|
|
再經蒲溪往年避地處解釋: 《再經蒲溪往年避地處》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淹流既失策,賊至甘遠屏。
往歲憶曾游,逕路猶可省。
今來冬向除,昔至夏方永。
山寒竹樹疏,歲陰云霧冷。
破屋今已無,荒筠蔓枯穎。
昔人安在哉,經過涕垂領。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張嵲再次經過蒲溪往年避難的地方時的感受。詩人深感自己當年的決策失誤,導致目前國家處于危難之中,敵寇已經逼近甘遠(張嵲避難的地方)。他回憶起往昔的游歷,發現迂回小路仍然可以省略,回憶過去的歲月,曾經的夏天如此遙遠。山上寒冷,竹樹稀疏,歲月陰沉,云霧籠罩。避難的房屋已經破敗荒涼,曾經生機勃勃的竹筍也干枯無靈。詩人思念過去的友人,不禁流下了悲傷的淚水。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淡淡的憂傷之情展現了詩人在再次經過蒲溪往年避難的地方時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冬天的寒冷和荒涼,以及夏天的遙遠和逝去,表達了對往昔歲月和友人的懷念之情。詩中的山寒竹樹疏、歲陰云霧冷等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一種凄涼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失落。最后一句“昔人安在哉,經過涕垂領”,表達了詩人對曾經的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在經過這片避難之地時流下的眼淚。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凝練的意象,傳遞出詩人的情感與對逝去時光的回憶,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