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春花卉盛時黃霧連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詩偶成 / 作者:張嵲 |
病覺詩思竭,年華奈若何。
亂花欺客恨,黃霧作春魔。
地僻交游絕,庭空鳥雀多。
亂離從節變,不復嘆蹉跎。
|
|
今春花卉盛時黃霧連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詩偶成解釋: 《今春花卉盛時黃霧連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詩偶成》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春日花開盛時,受到連綿不絕的黃霧所困擾,無法作詩的愁苦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春花卉盛時黃霧連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詩偶成。
詩意:
這個春天,花卉盛開的時候黃霧彌漫了十余日,我長時間無法作詩,偶爾才寫了這首。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日花開盛景和連綿不絕的黃霧,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困擾和無奈。首句以"今春花卉盛時"開篇,突出了春天花朵盛開的美景,給人以欣喜之感。然而,下文卻描繪了"黃霧連十余日不解"的情景,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感覺,黃霧覆蓋了花朵的美麗,也掩蓋了詩人的靈感。詩人用"黃霧作春魔"一句,將黃霧比喻為春天的妖魔,它阻礙了詩人的筆端,使得他無法創作詩歌。
接下來的兩句"地僻交游絕,庭空鳥雀多",表達了詩人所處環境的孤寂和靜謐,他可能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地方,交游稀少,庭院中沒有人聲喧嘩,只有鳥雀的聲音。這種環境本應促進詩人的創作,但由于黃霧的出現,使得他的詩思枯竭,無法作詩。最后兩句"亂離從節變,不復嘆蹉跎"則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年華消逝的無奈之情,他感到自己的詩思已經枯竭,年華也在不斷流逝,再也無法回到曾經的創作狀態。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花和黃霧的對比,以及詩人的內心困擾,表現了作者在創作上的困境和對光陰流逝的感嘆。詩人用簡練而準確的語言,傳達了他對創作的渴望和無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