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山亭 / 作者:張嵲 |
南嶺與北岑,千同萬峰起。
木末置危亭,眾山窮表里。
|
|
盡山亭解釋: 《盡山亭》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南嶺和北岑之間的壯麗景色。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盡山亭
南嶺與北岑,千同萬峰起。
木末置危亭,眾山窮表里。
詩意:
《盡山亭》描述了南嶺和北岑之間的山峰起伏的景色。詩人在山間搭建了一個孤立的亭子,觀賞著山巒的壯麗景色。這首詩通過描繪山嶺的雄偉和壯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賞析:
《盡山亭》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山巒起伏的景色。南嶺和北岑是兩座重要的山脈,它們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山峰。詩中的"木末"指的是山樹的盡頭,"危亭"則是詩人在山間搭建的一個高處的亭子。在亭中俯瞰四周,可以看到群山的綿延蔓延,山巒連綿不絕,山勢高低起伏,形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
這首詩通過簡短的句子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宏偉和壯麗之美。作者以亭子為視角,將山巒的形態與景色盡收眼底,生動地表達了他對山水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的"千同萬峰起"形象地描繪了山巒的數量之多、起伏之大,展現了大自然的浩渺和無垠。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將山巒的壯麗景色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和心靈上的愉悅。通過對山巒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同時也啟發人們對大自然的關注和保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