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州看月上 / 作者:張嵲 |
城下滄波去不停,城頭吹角作邊聲。
去年此夜深閨月,今向興州山上明。
|
|
興州看月上解釋: 《興州看月上》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興州城下的河水波瀾不息,城頭傳來邊塞守軍吹響的號角聲。詩人在描繪景物的同時,通過時間的對比,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詞的中文譯文:
城下滄波去不停,城頭吹角作邊聲。
去年此夜深閨月,今向興州山上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興州為背景,通過城下的河水和城頭的號角聲,展現了興州的壯麗景色和邊塞的風情。第一句描述了城下的河水波瀾不息,流淌不停,形象地描繪了河水的動態和生命力。第二句通過城頭吹響的號角聲,將讀者帶入邊塞的守軍生活,這是一種堅定而威武的邊疆氣息。
第三句通過時間的對比,將詩人的視角轉移到去年的同一夜晚,深閨中皎潔的月光照亮了當時的深閨。這種對比使得詩人的思緒回到了過去,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最后一句則將詩人的視線從深閨轉移到興州山上,描述了山上明亮的景象,意味著詩人目睹了興州的壯麗景色。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時間的對比,傳達了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人以興州為背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和對壯麗景色的贊美。同時,通過城下河水和城頭號角聲的描繪,展現了邊塞的風情和守軍的堅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緒回蕩和情感共鳴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