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州行衙 / 作者:張嵲 |
城頭翻鼓罷,庭樹晚風愁。
破隙華星大,當檐素月流。
灘聲侵夜急,江霧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樓。
|
|
金州行衙解釋: 《金州行衙》是宋代詩人張嵲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夜晚金州行衙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孤寂之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城頭翻鼓罷,庭樹晚風愁。
破隙華星大,當檐素月流。
灘聲侵夜急,江霧入城浮。
此夕天涯客,何心倚戍樓。
詩意和賞析:
《金州行衙》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展現出一種孤寂、愁思和遠方的情感。詩的開頭,城頭的鼓聲停了下來,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但卻使得詩人感到無比的孤獨和寂寞。接著,晚風吹拂著庭院的樹木,給人一種凄涼之感。破隙中的華星和檐下流動著的素月,構成了一幅寂靜而美麗的夜景,然而這美景卻無法消除詩人內心的憂愁。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灘聲和江霧的出現,灘聲急促地侵入夜晚,江霧則緩緩地籠罩著整個城市。這些景象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和對遠方的思念。
最后兩句,詩人自稱為“天涯客”,意味著他是一個身處異鄉的旅人。他站在戍樓上,倚著樓欄,思緒萬千。詩人在這個夜晚感受到了一種無法言喻的心情,他的心思似乎飄蕩在遠方的天涯,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在心頭涌動。
整首詩以凄涼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遠方的思念。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詩人情感的抒發,展示了宋代時期詩人的孤獨與憂愁,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深深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