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禮賢還鵝湖望山頂飛流有作二首 / 作者:張嵲 |
農夫秧稻滿畦水,行客跨騾無樹陂。
熱風吹面日方午,忽見綠巖冰柱垂。
|
|
自禮賢還鵝湖望山頂飛流有作二首解釋: 《自禮賢還鵝湖望山頂飛流有作二首》是宋代張嵲的兩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農夫在田間澆灌稻苗,水滿了整個田溝。
行人騎著騾子過陡坡,路上沒有一棵樹。
炎熱的風吹在臉上,陽光已經過了正午。
突然看到一座綠色的巖石,冰柱垂掛其中。
第二首:
禮賢還鵝湖眺望山頂,河水迅猛如飛流。
太陽正午時剛升起,冰柱卻已垂掛綠巖上。
詩意:
這兩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農田和旅途中的所見所感。第一首詩以農夫和行人的視角,描繪了農田的景象。農夫滿懷希望地灌溉稻田,而行人則騎著騾子行走在沒有樹木的陡坡上。在炎熱的午后,他們突然看到了一座綠色的巖石上掛滿了冰柱,構成了自然界中的一幅奇特景觀。
第二首詩則切入了作者自身的視角,他站在鵝湖邊,目睹著遠處山頂的景色。河水奔騰而過,宛如飛流,與此同時太陽已經過了正午,但冰柱卻依然掛在綠色的巖石上,形成了一種對比。
賞析:
這兩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繪。詩中的對比使得農田和旅途中的平凡景物與意外的奇景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以驚喜之感。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中瞬息萬變之美的感悟。
這兩首詩以簡樸的文字,將平凡的生活與自然的奇觀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它們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同時也反映了自然與人類之間微妙的關系。詩人通過對農田和旅途中的景物描繪,傳達了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以及對于生活中瞬息萬變之美的珍視。 |
|